親愛的小朋友們,我是卓鉞老師。今天要來教大家一個很有趣的寫作技巧——「看圖作文」!我知道很多同學在寫作時常常不知道要寫什麼,或是寫出來的句子太短,甚至文不對題。別擔心,跟著老師的方法一步一步練習,你一定能寫出精彩的文章!
什麼是看圖作文?
看圖作文就是透過觀察一幅或多幅圖片,發揮想像力,把圖中的內容用文字描述出來。這就像我們在看漫畫或繪本時,看著圖畫就能知道故事內容一樣。不同的是,現在換成我們來當「說故事的人」。
第一步:仔細觀察,像個小偵探
寫看圖作文的第一個秘訣就是——仔細觀察。我們要像偵探一樣,找出圖片中的所有線索。
請你問自己這些問題:
- 圖中有哪些人物?他們在做什麼?
- 背景在哪裡?是公園、學校還是家裡?
- 是什麼時間?早上、中午還是晚上?
- 天氣怎麼樣?晴天、雨天還是陰天?
- 人物的表情如何?是開心、難過還是驚訝?
- 圖中有哪些特別的細節?例如:飄落的樹葉、遠處的小狗、桌上的物品...
試著把這些觀察到的點記錄下來,就像偵探在做筆記一樣。記得,觀察越仔細,你能寫的內容就越多!
第二步:發揮想像力,讓圖片活起來
觀察完圖片後,接下來要發揮想像力,讓靜止的圖片變成動態的故事。
你可以想像:
- 圖片中的故事發生之前,可能發生了什麼事?
- 圖片中的故事之後,又會發生什麼事?
- 圖中的人物可能在說什麼?想什麼?
- 如果有聲音,會是什麼聲音?鳥叫聲、笑聲還是雨聲?
- 如果有味道,會是什麼味道?花香、食物香還是雨後的泥土味?
例如,看到一幅「小朋友在公園放風箏」的圖片,你可以想像:
- 這個風箏是怎麼來的?是生日禮物還是自己做的?
- 放風箏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?風箏卡在樹上了嗎?
- 他們玩完後會去做什麼?也許會去吃霜淇淋!
第三步:組織內容,讓故事有頭有尾
有了觀察和想像的素材後,就要開始組織你的文章了。一篇好的作文應該有開頭、中間和結尾。
開頭可以這樣寫:
- 直接描述:「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,小明和小華在公園裡放風箏。」
- 設問法:「你知道春天最適合做什麼嗎?讓我們來看看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吧!」
- 聲音開始:「『哇!飛得好高啊!』公園裡傳來一陣陣歡笑聲...」
中間是文章的主要部分:
- 按照時間順序描述事件的發展
- 描述人物的動作、對話和心情
- 加入細節描寫,讓讀者好像親眼看到一樣
結尾可以:
- 寫出故事的結果
- 分享從這個故事中得到的心得或感受
- 提出一個問題讓讀者思考
第四步:讓句子變長的魔法
很多同學苦惱句子寫不長,老師這裡有幾個小魔法:
- 加入形容詞:不要只寫「花」,試著寫「五顏六色的美麗花朵」
- 加入時間、地點:不只寫「玩耍」,寫「在陽光下的草地上快樂地玩耍」
- 寫出原因和結果:不只寫「他哭了」,寫「因為不小心摔倒了,所以他疼得哭了起來」
- 運用連接詞:使用「首先、然後、接著、最後」或「因為、所以、雖然、但是」讓句子連接更順暢
記得,不要為了寫長而亂加內容,要加得恰到好處!
實際練習時間
現在,我們一起來練習吧!看看這幅圖:一個小朋友在書桌前寫作業,窗外有朋友在玩耍。
我們可以這樣寫: 「傍晚時分,小明獨自坐在書桌前,專心地寫著作業。窗外傳來小華和小美的笑聲,他們正在玩跳繩遊戲。小明抬頭看了一眼,心裡有點想加入,但他想起明天就要交的作業還沒完成,於是深吸一口氣,繼續埋頭苦寫。他告訴自己:『先完成功課,再去玩樂,這樣才能玩得安心!』」
看!這樣是不是既有描述,又有心理活動,還有自我對話呢?
常見問題解答
問:如果圖片內容很少,寫不出來怎麼辦? 答:這正是發揮想像力的好機會!你可以創造圖片中人物的背景故事,想像他們之前和之後發生的事。
問:總是寫「他很開心」、「她很難過」怎麼辦? 答:試著用具體的方式表現情緒。例如不說「他很開心」,而是寫「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,跳起來歡呼」。
問:怎麼避免文不對題? 答:寫完後一定要重新看一次圖片,檢查自己寫的內容是否與圖片相符。也可以請同學或老師幫忙檢查。
多練習,成為作文小高手
寫作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,需要不斷練習。平時可以多看看繪本、漫書,觀察別人是如何用文字描述圖畫的。也可以隨身帶個小本子,看到有趣的畫面就試著用文字記錄下來。
記得,每個作家都是從練習開始的。不要害怕寫不好,重要的是願意嘗試和改進。相信透過不斷練習,你們一定能成為看圖作文的小高手!
下次寫作課,讓我們一起拿出彩筆和作文本,把美麗的圖畫變成精彩的故事吧!老師期待讀到你們充滿創意的作品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