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示

[X]
最新活動消息公告
2025金筆盃徵文比賽
愛上寫字同步字帖優惠專案
國際兒童文學大賽得獎名單
教育新知

從心出發:陪伴孩子走過寫作之路的溫柔指引

身為作文教學教師,每日與孩子們的文字相遇,總能看見他們稚嫩筆觸下的繽紛世界。然而,我也經常聽見家長的焦慮:「孩子坐在書桌前半天寫不出一個字」、「作文總是流水帳」、「為什麼都用這麼簡單的詞語?」。這些困擾,其實都指向同個核心問題——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孩子寫作時面臨的內在挑戰?

理解寫作的本質:從思維到文字的漫長旅程

寫作是什麼?對孩子而言,它是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具體文字的複雜過程。這個過程需要同時調動語言組織、邏輯思考與情感表達能力,對正在發展中的孩子實屬不易。當我們說「不知道寫什麼」,其實可能是「不知道如何將想法轉化成文字」;當我們說「句子寫不長」,可能是「缺乏擴展思維的訓練」;而「文不對題」,往往只是還未掌握聚焦主題的技巧。

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寫作者,有人善於敘事卻拙於議論,有人長於抒情卻弱於說明。與其急著補短,不如先欣賞並強化他們原有的優勢,讓寫作先成為一件有成就感的事。

家長心態調整:從評判者到陪伴者

最重要的觀念轉變:請不要當孩子的「作文批改老師」。許多家長拿到作文本的第一反應是挑錯字、圈病句、評分數,這往往讓孩子將寫作與「被批評」劃上等號。我們應當成為孩子的「寫作教練」與「第一讀者」,關注內容勝於形式,理解勝於評判。

「為什麼寫得這麼短?」可以改成「這個想法很有趣,能不能多告訴我一些?」 「這句不通順」可以改成「這裡媽媽不太懂,可以解釋給我聽嗎?」 這種轉變能讓孩子感受到,寫作是交流而非考試,是表達而非表演。

具體方法指引:搭建寫作支架的藝術

  1. 解決「不知道寫什麼」:建立素材庫 帶領孩子準備「靈感寶盒」,收集生活中有趣的物件、照片、票根,都是寫作的觸發點。平日多問「你覺得...怎麼樣?」、「如果...會發生什麼?」,培養觀察與思考的習慣。記得:最好的素材永遠來自真實生活。
  2. 解決「句子寫不長」:擴句練習遊戲 從「小狗跑過來」開始,逐步添加「什麼樣的小狗?」、「怎樣跑?」、「跑到哪裡?」。這種練習可以像遊戲一樣進行,在輕鬆氣氛中提升語言擴展能力。
  3. 解決「文不對題」:教會審題與架構 用「題目關鍵詞圈選法」幫助孩子抓住題目重點;用「作文地圖」練習(畫出開頭、中間、結尾的內容概要)建立結構感。許多時候,孩子不是不會寫,只是不知道從何開始。
  4. 解決「沒有優美詞語」:從閱讀中自然積累 與其強迫背誦佳句,不如通過親子共讀,遇到精彩表達時停下來欣賞:「這個比喻真妙!」、「這樣形容是不是很生動?」。語感需要浸潤,而非灌輸。
  5. 解決「不想學」:創造寫作的儀式感 舉辦「家庭朗讀會」,讓每個人的作品都被聽見;製作「家庭文集」,給孩子真正的讀者感。當寫作成為分享而非任務,動機自然產生。

階段性期望:放下比較,看見進步

每個孩子的寫作發展速度不同。低年級重點在於敢寫、樂寫;中年級逐步要求結構完整;高年級才講究表達技巧。與其和別人比較,不如為孩子建立個人寫作檔案,定期回顧:「和三個月前相比,你哪裡進步了?」這種成長思維的培養,遠比一時的分數重要。

結語:寫作是心靈的成長紀錄

親愛的家長們,當我們放下焦慮,就會發現孩子的作文世界如此精彩——那裡面有他們看世界的角度,有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,有他們最真實的情感流動。讓我們一起成為孩子寫作路上的陪伴者,見證他們從「寫不出來」到「停不下來」的蛻變。

記得,你溫暖的鼓勵永遠是孩子最好的寫作老師。當你說「我很喜歡你寫的這個故事」時,那種肯定的力量,遠勝過任何寫作技巧的傳授。讓我們用耐心與智慧,陪伴孩子寫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篇章。

2025-08-22

關鍵字:
學會推薦優質網站
最新培訓課程公告